橫跨 60 年,從漫畫、舞台劇到動畫的原創 IP《諸葛四郎》,將用全新的風貌,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台灣經典的故事與角色。


簡介

提到了台灣 40、50 年代讀者的兒時記憶,就不得不提經典漫畫《諸葛四郎》。主角諸葛四郎、真平與魔鬼黨展開爭奪之戰,甚至被羅大佑寫進《童年》歌曲中。在 2017 年,紙風車劇團讓《諸葛四郎》以舞台劇的形式,再次回到觀眾的目光底下,吸引不少新劇迷觀賞。今年,《諸葛四郎》3D 動畫啟動線上募資,受到不少老書迷的期待,引起懷舊風潮。橫跨 60 年,從漫畫、舞台劇到動畫的原創 IP《諸葛四郎》,將用全新的風貌,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台灣經典的故事與角色。

《諸葛四郎》3D 動畫團隊是兩位不同領域的導演合作,除了擅長動畫製作、獲金鐘獎肯定的動畫導演劉育樹,另一位則是專精戲劇創作與劇場演出,改編《諸葛四郎》舞台劇的林于竣導演,讓動畫既有細緻精美的畫面,也有緊張刺激且動人的劇情發展。雙方藉由自身的經驗,提出對分鏡、劇本,甚至表演的看法,雖讓製作流程更複雜,但能以各自專業來增加動畫可看性並開拓雙方及觀眾視野。比如說:在創作分鏡過程中,動畫劉育樹導演可能會因為畫面很精緻或獨特,想另外加進來,但 3D 動畫編劇暨戲劇導演林于竣則認為,畫面是為了輔佐劇情,有固定的敘事節奏,不可因為畫面美感,忽略劇情推進。

為了讓《諸葛四郎》從 2D 漫畫的形象轉成 3D 模型,動畫團隊下足功夫。首先,將漫畫中諸葛四郎的臉部特寫分鏡都存成檔案,並按照各種表情歸檔統整為資料庫。團隊還建立了一個紋理庫,專門蒐集場景紋理,像是石頭、樹葉或金屬等等,讓場景能夠更加真實且細緻。也在其中增添許多細微雜點,希望能在畫面呈現復古感,營造漫畫故事中的古代氛圍。除此之外,《諸葛四郎》還使用了現代電影最流行的動作捕捉 ( Motion Capture ) 技術,將成果以及動畫師的創作混合使用,賦予每個角色靈魂,讓動作更流暢。

《諸葛四郎》舞台劇版獲得觀眾的好評與迴響,讓創作者之子葉佳龍先生更加相信經典 IP 是能夠被賦予新樣貌,隨著動畫正如火如荼地創作,他堅信藉由 3D 動畫的魔力,能讓現代觀眾從《諸葛四郎》的故事中找到共鳴,並對台灣原創故事與角色產生熱愛。


圖一、《諸葛四郎》漫畫

圖片來源 : 《諸葛四郎》



圖二、《諸葛四郎》舞台劇劇照

圖片來源 : 紙風車劇團提供



圖三、諸葛四郎 3D 動畫前導—機關篇截圖
圖片來源 : 葉佳龍提供

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