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最新「深度神經網路」( Deep Neural Network ) 技術重新詮釋史丹利 · 庫柏力克的電影,創作出人類能夠感知、富有連貫性的影像!


簡介

提到電影中關於 AI 人工智慧的題材,大多數的影迷都會想到由知名導演史丹利 · 庫柏力克 ( Stanley Kubrick ) 於 1968 年拍攝的經典科幻鉅作《 2001:太空漫遊 》,故事描述人類開發出人工智慧,並派遣主角一行人前往宇宙探索秘密。一項名為”Neural Kubrick”的實驗計畫,打算藉由 AI 智慧演算,二次創作史丹利 · 庫柏力克執導的經典電影。

該計畫使用了最新的「深度神經網路」( Deep Neural Network ) 技術來重新詮釋史丹利·庫柏力克的電影,團隊輸入了《鬼店》( The Shining )、《發條橘子》( A Clockwork Orange ) 和《2001:太空漫遊》( 2001 A Space Odyssey ) 三部電影的相關資訊,讓藝術家及 AI 合作,藝術家挑選出美學面向的畫面,而 AI 則是基於被輸入的內容,分類並創建抽象的圖像。最後這些輸出內容再由團隊整合,創作出人類能夠感知、富有連貫性的影像。

該技術分為三個面向。首先,遞歸神經網路 (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)(簡稱 RNN)擔任攝影師的角色,在虛擬空間中建立攝影機的位置與並執行鏡頭運動與構圖。團隊將 3D 掃描軟體中,捕捉場景的攝影機座標,匯入 RNN 的算法,讓 AI 能分析每個鏡頭的座標,並生成連續的座標資料,這些新座標就是攝影機的位置。最後再讓攝影機拍攝與移動,完成在虛擬場景拍攝。生成對抗網路 (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) 則是負責美術、場景的製作,在團隊輸入資料後,AI 會根據鏡頭分為三個數據:特寫、中景、遠景。而在演算過程中,AI 會抓取數據集的特徵,合成出一個新的場景,緊接著,團隊將其放大 64 倍並輸出成圖像使用。最後,再由卷積神經網路 (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) 剪接,AI 會根據參考影像的每格畫面,在數百部電影、11 萬的圖像數據庫中找出相似的鏡頭,並將時間對齊,剪輯成影片。

雖然”Neural Kubrick”仍在實驗階段,但團隊所提出的構想正好搭上與近期的 AI 應用潮流,或許在不久的未來,人類真的能依靠 AI 智慧運算拍電影,產出大師級的作品。
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