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部近年推動臺灣原生本土文化DNA的產製再利用,數位時代國家文化記憶庫將是文化的基礎建設,藉由數位科技工具促進「保存、轉譯、開放、運用」專屬於臺灣的文化DNA,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科技,協力推動在地知識、原生文化、常民記憶的保存、轉譯與活化應用。透過國家級的博物館、地方政府聚焦有形文化資產、無形文化記憶,以及民間團體的投入來建構內容。台灣創意人才若有研究方向,蒐羅資料靠Google仍有一定的侷限,若是中央與地方國家文化記憶庫進行友善的設計,將會是文化創作進一步爆發的關鍵。

文化部執行數位前瞻計畫「國家文化記憶庫」,其中「數位文化內容管理系統建置案」導入傳藝中心台灣音樂館、台南市文化局、新竹縣文化局、中研院案、人權館「不義遺址」案等 5 個單位計畫約 2 萬 2,000 筆資料;檔管局「國家檔案數位典藏與開放服務躍升計畫」完成國家檔案目錄之編排描述及校核補正計 5,400 案、國家檔案權利盤點及去識別化預審作業 100,000 頁、主動公開國家檔案影像 80,000 頁及國家檔案影像檢視作業 100,000 頁等;臺大合作案「數位典藏資料介接及相關數位素材擴充完備計畫」累計 17 萬 8,000 筆 DARC 資料轉置、TECOM (海外博物館臺灣藏品)1,822 筆、日治時期繪葉書詮釋資料增補 1,000 件、歌仔冊增加全文建置838件、孫少英畫作掃描 92 件、葉俊麟詞曲手稿掃描 1,281 件與詮釋資料建置 600 件、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台灣藏品數位化及詮釋資料 125 件、大英博物館藏品重新詮釋 370 件、活化轉用故事包案例2案(「從福爾摩沙植物名錄探索早期臺灣植物的發現」、「百萬年舞台:水金九地質地景與文化資產」);.中央社「內容製作與應用計畫-遷台後老照片素材、影音建置及廣宣」案完成 510 張老照片詮釋資料優化、5 個故事專題及3部專題影片製作 (主題為「美援」、「運動」與「鐵道」)。

以人權館「不義遺址」為例,不義遺址指的是在威權體制下,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侵害人民權利的發生地,如決策地點、軍警特務機構辦公室、政治犯被逮捕地點,以及後續偵訊、審判、執刑地點。包括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看守所、保密局北所、調查局、國防部軍法看守所、馬場町刑場、安坑刑場等,其中也包括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,又稱青島東路軍法看守所。國家人權博物館自 103 年起開始白色恐怖不義遺址的調查研究,至 106 年 7 月已完成調查及公開 45 處不義遺址。不義遺址涉及過去因國家暴力侵害個人造成的社會集體創傷。然而,隨社會變遷,遺址及其歷史意義逐漸消失,我們可以學習指認與辨識,標誌出地景與記憶的變遷。



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不義遺址分布圖
圖片來源 : 國家人權博物館




2019.07.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