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04月08日,IP內容實驗室營運同仁前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,觀賞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《狐仙》,繼2021年後二刷此劇;演出結束後,也參加了衛武營「夜遊劇場」活動,探索《狐仙》後台風景。

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於2009年推出新編京劇《狐仙故事》首演。時隔12年後,新版《狐仙》於2021年演出5場次、2023年演出4場次,觀眾總數近萬人次。《狐仙》會受到觀眾喜愛,除了劇作編排動人心弦、舞台上每一位演員的表演功力深厚外,製作團隊透過數位科技為「情境」與「角色」製像,也是觸動觀眾的要因。

在現場演奏音樂襯托下,《狐仙》開場時以唯美的光影介紹演出暨製作團隊,讓鏡框式舞台如同電影螢幕般,一開始便吸引住觀眾目光。煙霧縹緲的山林場景,女狐絕美的幻影凌空旋轉落地,真人演員與幻影巧妙融合,女狐如同魔術幻化人形出場,獲得現場觀眾如雷掌聲,驚嘆不已。隨劇情時空轉換,狐仙女相化為男相,與三娘展開人狐戀,其中男狐露出本相驚嚇三娘一幕,更透過浮空投影,將男狐面容身形幻化放大,強化狐仙施展法術營造恐懼感的舞台效果。

傳統戲曲如何與現代科技對話?國光劇團《狐仙》給了最好的答案。這是一齣將傳統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的表演作品,它採用了多項數位科技,特別是劇團於2021年01月前來IP內容實驗室虛擬攝影棚,使用4DViews容積擷取技術,拍攝女狐、男狐等角色IP,可360度全視角運用的動態3D模型,經過影像設計後製、與浮空紗幕投影結合,讓狐仙能在實跟虛之間幻化;劇中也運用了大量的投影特效,呈現山林、京城、西域三大主要沉浸式場景,解鎖了更多演員與場景互動的可能,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到精湛的京劇演出,還能感受到現代科技帶來的舞台震撼和新奇。

本次巡演,衛武營特別規劃「夜遊劇場」活動,國光劇團演出結束後,大方公開後台,由導演戴君芳、技術指導何任洋擔任領隊,讓報名夜遊的觀眾們近距離瞭解《狐仙》演出秘辛。從演員妝髮造型、衣箱道具、伴唱區、舞監區,到演員身上麥克風怎麼藏,劇團人員均詳細解說;還特別降下舞台上方的浮空紗幕及布景,還原投影特效如何呈現。我們站在後台一窺究竟的此刻,感受到劇團成員們必須在瞬息萬變的劇情中,迅速地變換場景、道具和服裝造型;依靠著無數次的練習,將演員、燈光、投影與道具做到完美同步,讓演出非常流暢、不讓觀眾看到破綻。

戴君芳導演在「夜遊劇場」導覽時分享,《狐仙》的空間介於實跟虛之間,影像可以輔助戲劇做很多詮釋,用很簡單的布景加上投影,就可以達到舞台效果,但人的表演還是最重要的,是人在裡面讓布景活了過來。像女狐的動態3D模型飄下來時,較難的是跟真人合在一起,飾演女狐的演員開演前還特別演練三到四遍,讓這個幻覺可以更成立。最大的壓力還是表演者,一定要有人,才能讓物質的東西活過來。

IP內容實驗室營運同仁2021年首次觀賞國光劇團《狐仙》,也是大家生平第一次進劇場看京劇;2023年獲悉《狐仙》疫情後再度巡演,馬上購票二刷以行動支持。觀後一樣感動滿滿!我們認為,這齣劇作的成功,不僅有創新的表演形式,更在於它在傳統與現代科技間找到了一種平衡,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生命力,這樣的嘗試,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的可能,也為傳統戲曲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。


參考資料:
1.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官網:https://www.ncfta.gov.tw/guoguangopera_71.html
2.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節目資訊:國光劇團《狐仙》:https://www.npac-weiwuying.org/programs/63491efba6b50b0007f64c10
3. 當科技成為一種藝術 《狐仙》中的布景新創:https://magazine.ncfta.gov.tw/onlinearticle_140_913.html